室外景观配电为什么要采用TT系统或者局部TT系统呢?
目前,很多设计人员在做室外景观配电设计时采用TN-C-S或TN-S系统,对于室外这种没有做等电位联结的场所是存在安全隐患的,下面我来分析一下存在的安全隐患。

1、室外景观配电采用TN-C-S系统,配电系统接线如下:

通过以上配电接线可知,当变压器至景观配电箱的相线出现接地故障时,故障电流Id流经RE和RB返回变压器中性点,则PEN线上的电位升高为Uf,设RB=4Ω,Id=25A,这Uf=25x4=100V。
因为采用TN-C-S系统,则由景观配电箱引出PE线敷设至末端灯具外壳,故障电压会通过PEN线和PE线传导至灯具末端外壳(上图的红色虚线所示),因此使得末端灯具外壳带故障电压100V,这对于室外无等电位联结的场所,极易引起触电事故。
上图中,景观灯具的配电回路的虽然带了RCD保护,但是上述这类故障,并没有产生可以使该回路RCD动作的泄露电流,因此对于这类故障,RCD并不能起到保护作用。
TN-S系统的故障分析同TN-C-S,不再附图表示。
2、室外景观配电采用局部TT系统,配电系统接线如下:

通过以上配电接线可知,当变压器至景观配电箱的相线出现接地故障时,PEN线上的电位仍然会升高,但是因采用TT系统,景观配电箱不再引出PE线,也就没有PE线来传递故障危险电位,因此末端灯具外壳并无触电风险。
3、 室外景观配电采用TT系统的防护分析,配电系统接线如下:

通过以上配电接线可知,当景观末端灯具出线碰壳时,因采用TT系统,灯具外壳就地接地而没有与PE线连接,所以故障电流Id只能通过RA、大地和RP返回,因此阻抗较大,使得故障电流较小,不足以使保护断路器脱扣,这时就需要在灯具供电回路装设RCD保护,以切断此类故障。

其实采用TT系统对末端灯具就地接地的接地电阻要求并不高,我们可以试算一下,为满足末端灯具外壳预期接触电压超过50V时断路器能及时切断电源的要求,故障电流Id应大于该回路断路器切断电源的可靠动作电流,即Id=50/RA≥Ia ,其中 Ia 是使断路器在规定时间内可靠动作的电流,当采用漏电保护时, Ia 为RCD的额定动作电流。
由以上公式可知,如果景观灯具配电保护断路器带30mA漏电保护,则RA≤50/Ia =50/0.03=1666Ω,即使是带100mA漏电保护,则RA≤50/Ia =50/0.1=500Ω。因此TT系统对末端灯具就地接地的接地电阻要求比较低的。

这样的话,末端灯具如庭院灯、路灯等有自身基础的灯具,其基础的钢筋网作为接地极通常就能满足接地电阻≤500Ω的要求,故这种灯具只要将其外壳通过预埋钢板与自身基础钢筋网焊接即可,比较简便;对应草坪灯、射灯等灯具,每个灯具单独接地有困难时,可以适当分片区地将灯具外壳集中做接地,这样也易于实施。
TT系统的故障分析同以上局部TT系统,不再附图表示。
转自网络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