传统配电箱设计需要数天完成的工作量,如今只需几小时就能完成,这就是智能化变革的力量。
在智能建筑与工业自动化飞速发展的今天,配电箱作为电力分配的核心单元,其设计复杂性日益攀升。每一位电气工程师都深有体会:传统配电箱设计流程“手工拆图、手工改图、手工列设计料单、手工布排元件、手工算箱体、手工开孔、…”,存在太多重复劳动和潜在错误,加班熬夜对设计工程师来说,司空见惯,工作压力巨大,效率和质量还无法得到有效保障。
“刚刚完成的图纸,因为客户需求变更,又要全部重来”、“统计物料清单花了整整一天时间,最后还是漏了几个元件”,这样的场景每天都在设计科室中上演。
如何破局?利驰软件深耕电气设计领域二十余年,推出的SuperBox配电箱智能设计软件,正以其颠覆性的自动化与智能化能力,成为行业效率革命的新引擎。
01 行业痛点:配电箱设计的三座大山
在深入解析SuperBox之前,我们首先要理解当前智能配电箱设计领域面临的严峻挑战。随着智能化要求的提高,传统的设计方法已经显得力不从心。
效率低下成为首要难题。根据行业调研数据,一名成熟的电气工程师在传统工作模式下,完成一个标准配电箱的完整设计平均需要12个小时。
这其中,图纸绘制占用了约40%的时间,元件选型和参数计算约占30%,清单制作和校对约占30%。更令人沮丧的是,当客户要求修改方案时,整个流程往往需要推倒重来。
错误频发是第二个痛点。配电箱设计涉及数百个元件、上千条连线,任何细微的疏忽都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。
某设计院资深工程师坦言:“去年我们有个项目,因为设计时忽略了一个元件的安装尺寸,导致现场所有箱体必须重新加工,直接经济损失超过50万元。”
成本控制困难构成第三重挑战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,精准的成本控制是企业盈利的关键。然而,传统依赖人工统计物料的方式,极易产生遗漏或误算,箱体布局不统一,生产安装材料浪费严重,成本居高不下。
更为棘手的是,设计阶段的轻微优化可能带来显著的成本节约,但在紧张交期内,工程师很难进行多方案的精细化优化。
02 认识利驰SuperBox:智能配电箱设计的革命性工具
利驰SuperBox并非又一款简单的绘图工具,它是专为电气工程师、盘柜厂和系统集成商打造的一站式智能配电箱设计与生产解决方案。
这款软件深度融合了电气设计规范与行业专家经验,将设计师从繁琐、重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,使其能够专注于更具创造性的方案优化工作。
SuperBox的核心理念是“设计即生产”。软件从诞生之初就确立了这一目标:设计成果必须能够无缝对接后续的采购、制造和管理环节。
这一理念打破了传统设计软件与生产系统间的信息孤岛,实现了从数字世界到物理世界的顺畅流转。
该软件集成了三大技术突破:智能识图分图+图纸BOM联动技术,让设计修改变得轻而易举;内置行业电气标准规则及器件布排规则算法,将行业经验规范为企业可直接复用的标准化规则,实现自动出布排图、自动箱体图、开孔,释放设计师双手,革新解放生产力路径;集成于D-Hub平台数据贯通架构,确保企业标准物料、方案、布置规则信息可在报价、设计、生产环节直接复用。

历经五年坚持和不断迭代创新,SuperBox已经成长为智能配电箱设计领域的新标杆。
03 核心功能一:一键生成,告别“重复绘图”时代
想象一下,当传统的设计流程还在从零开始手工拆分、修改每一个配电箱图纸型号图形时,SuperBox已经实现了分钟级完成复杂图纸的识图、分图、改图工作的跨越。
智能参数化设计是这一功能的技术基础,用户只需选中需要修改或布置的配电箱图,SuperBox即可基于内置的海量标准图库与标准化规则,自动生成配电箱布置图、箱体图、开孔图、…。
某大型企业的使用报告显示,使用SuperBox后,非标配电箱的方案设计时间从平均1小时缩短至15分钟,复杂项目的设计周期从一周压缩到两天,效率提升60%。
“一图三变” 是另一个革命性特性。系统自动维持系统图、布置图和开孔图之间的一致性。当用户修改任一图纸时,其他图纸会智能同步更新,彻底消除了因修改疏忽导致图纸不一致的质量隐患。
更为重要的是,软件内置的规则库汇聚了行业二十年的设计经验。新入职的工程师也能借助这一系统,输出符合规范的高质量设计,大大降低了企业对个别资深工程师的依赖。
04 核心功能二:自动与准确成图控制
如果说“一键生成”解决了效率问题,那么智能校验与成本控制则直面了质量和成本这两个关键要素。
实时智能校验功能如同一位经验丰富的审核专家全程陪伴。在设计过程中,系统一键自动匹配更新图章、布排、开孔问题。




精准料单生成控制是SuperBox的另一大亮点,系统能够一键生成详尽的物料清单(BOM),包含元件型号、数量、参考价格等信息。这一清单可直接对接企业的采购系统和ERP系统。
05 核心功能三:全流程数字化贯通
在数字化浪潮下,单一环节的优化已不足以形成竞争优势。SuperBox的第三大核心功能着眼于实现从设计到制造的全流程数字化。
D-Hub企业协作平台让团队工作成果统一集成管理,设计项目存储在企业D-Hub内,不同专业的工程师可以并行工作,系统自动以多版本形式存储设计成果。并可以实时查看项目进度,审批检阅设计成果。
设计结果并可与线束SuperHarness等软件连通,直接勿动线束仿真设计、线束加工预制。
生态互联能力进一步扩展了软件的价值边界。SuperBox与利驰D-Hub等企业数据平台深度集成,构建了完整的数字生态。企业可以基于这一平台,持续积累和沉淀自己的设计知识资产。
06 成功实践:数字化变革的真实力量
理论的优越性需要实践验证。利驰SuperBox已在众多行业领先企业中得到应用,并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。
案例一:上海某配电上市企业的数字化转型
在引入SuperBox前,面临着资深工程师紧缺、设计质量波动、效率落后于接单交付能力的挑战。部署SuperBox后,不仅实现了设计过程的标准化,更将设计效率整体提升了3倍以上。
“SuperBox的最大价值在于它将个人经验转化为了组织能力,现在我们的年轻工程师能在短时间内输出高质量设计,这是以前难以想象的。”
案例二:华南某配电箱生产企业
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,该公司通过发力配电箱业务,年终核算发现相对高低压柜的高投入低利润,配电箱进过金细化优化,毛利反而超越高低压柜达到20%以上。部署SuperBox进一步重构了从手工设计生产的流程,进一步提高了设计效率质量,降低耗材浪费,对后续配电箱业务扩大起到至关重要作用。
这些成功案例证明,SuperBox不仅是一款软件工具,更是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、构建核心竞争力的战略资产。
如今,利驰SuperBox已成为智能配电箱设计领域的一股革新力量。从华北的装备制造基地到华南的电子工厂,从传统的配电盘厂到新兴的能源芯片厂配电箱制造企业,数千名电气工程师正在通过这款软件,重新定义智能配电箱设计的未来。
他们发现,曾经繁琐的设计工作变得简单而优雅,曾经不可避免的人为错误变得几乎不可能发生,曾经难以统一的手工非标设计本现在变得更加轻松简单。